[摘要]日化行業(yè)產(chǎn)生含高濃度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LAS廢水,若直接排放將會造成嚴重的環(huán)境污染。本文以聚合氯化鋁(PAC)、聚合硫酸鐵(PFS)為混凝劑,以聚丙烯酰胺(PAM)為助凝劑,以氧化鈣(CaO)、氫氧化鈉為水樣pH調(diào)節(jié)劑,進行混凝沉淀試驗,采用單因素試驗確定混凝劑、助凝劑、pH調(diào)節(jié)劑的處理效果及較佳投藥量范圍。結(jié)果表明,此類廢水中CODCr、LAS、色度去除的關鍵影響因子為pH調(diào)節(jié)劑種類,其次為反應pH,混凝劑及助凝劑種類和投加量影響較?。惠^佳pH調(diào)節(jié)劑為CaO,反應pH控制在8.5~9.5,PAM投加量宜為5~10mg/L。經(jīng)混凝沉淀處理后,廢水中CODCr去除率可達75%以上,LAS、色度去除率均達85%以上,證明采用氧化鈣(CaO)化學混凝沉淀工藝處理LAS廢水是一種高效、便捷的方法。
日用化工品生產(chǎn)企業(yè)在日常生產(chǎn)經(jīng)營中,排放出含有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LAS廢水,此類廢水成分復雜,除含有陰離子表面活性劑(十二烷基苯磺酸鈉)LAS和其乳化攜帶的膠體污染物外,還含有助劑、漂白劑和油類物質(zhì),水量小、濃度高。陰離子表面活性劑LAS廢水通常分為兩類,一類為弱堿性,pH為8~11,一類為弱酸性,pH為4~6;LAS濃度100~500mg/L,CODCr濃度2000~5000mg/L,色度200~400NTU。目前對于陰離子表面活性劑LAS廢水的處理,主要方法有:泡沫分離法、吸附法、混凝沉淀法、膜分離法、催化氧化法、生物法等,其中混凝沉淀法由于具有處理流程短、費用低、操作簡便的優(yōu)點被廣泛應用于此類廢水的預處理和深度處理。本文針對日用化工品生產(chǎn)企業(yè)排放的高濃度陰離子表面活性劑LAS廢水,開展化學混凝沉淀試驗研究,以探索尋找高效、廉價的化學藥劑及較佳運行條件。
1實驗部分
1.1試驗儀器與藥劑
儀器設備:pH計、722分光光度計、COD快速測定儀、JJ-4六聯(lián)數(shù)顯電動攪拌器。
試驗試劑:濃硫酸、CaO、NaOH、PAC、PFS、PAM。
1.2測試指標及方法
測試指標 | 水樣 | 測定方法/儀器 |
CODCr | 原水、反應上清液 | MS-3 型COD 測定儀 |
LAS | 原水、反應上清液 | 亞甲基藍分光光度法 |
色度 | 原水、反應上清液 | 稀釋倍數(shù)法 |
pH | 原水、反應上清液 | pH 計 |
1.3試驗水樣
試驗水樣取自華南某日用化工洗滌生產(chǎn)企業(yè)磺化車間反應裝置排放廢水,廢水中CODCr濃度約2100mg/L,LAS濃度約110mg/L,色度約350NTU,pH約為5.5。
1.4試驗方法
取水樣原液500mL裝入500mL燒杯中,放入自動攪拌裝置,通過pH儀控制,手動投加pH調(diào)節(jié)劑(CaO/NaOH),待pH為8.0~10.0時,停止加藥,繼續(xù)攪拌5分鐘,然后停止攪拌,靜止沉淀30分鐘,取上清液分析測試CODCr濃度、LAS濃度及色度。
2試驗結(jié)果與討論
2.1pH調(diào)節(jié)劑選擇試驗
pH調(diào)節(jié)劑選擇試驗是投加單一pH調(diào)節(jié)劑(CaO/NaOH)至廢水中,即試驗水樣分別單獨投加CaO、NaOH調(diào)節(jié)廢水的pH在8.0~10.0,進行混凝沉淀,采取平行對比三次均值法,結(jié)果如表2所示。
序號 | 名稱 | pH | CODCr/(mg·L-1) | 色度/NTU | LAS/(mg·L-1) |
1 | 原水 | 5.50 | 2080.50 | 350.00 | 106.40 |
2 | NaOH CaO |
8.10 8.30 |
624.03 544.13 |
80.00 50.00 |
25.50 17.70 |
3 | NaOH CaO |
9.40 9.60 |
563.44 446.26 |
70.00 40.00 |
21.70 13.50 |
由表2可以看出,分別單獨投加CaO、NaOH進行混凝沉淀,兩者均對廢水中污染物CODCr、LAS、色度有很好的去除效果。其中,投加CaO混凝沉淀后,CODCr去除率達74%~78%,LAS去除率達83%~87%,色度去除率達8%~89%;投加NaOH混凝沉淀后,CODCr去除率達70%~73%,LAS去除率達76%~80%,色度去除率達77%~80%。從表2也可看出,投加CaO比NaOH對廢水的污染物CODCr、LAS、色度去除效率更高,去除率平均增加5%。另外在不同的pH反應條件,CaO、NaOH對污染物的去除也不同,但兩者均存在pH高值時比低值處理效果更好,其中投加CaO時,反應pH為9.6比反應pH為8.3時的廢水CODCr、LAS、色度去除率分別增加約4%,而投加NaOH時,反應pH為9.4比反應pH為8.1時的廢水CODCr、LAS、色度去除率分別增加約3%。從圖1中可得出投加CaO比NaOH對色度的去除效果更加明顯。
2.2混凝劑選擇試驗
投加NaOH調(diào)節(jié)廢水pH至8.0、9.5,然后分別單獨投加100mg/L的PAC、PFS及3mg/L的PAM進行混凝沉淀試驗,試驗采取平行對比三次均值法,結(jié)果如下如表3。
序號 | 名稱 | pH | CODCr/(mg·L-1) | 色度/NTU | LAS/(mg·L-1) |
1 | 原水 | 5.50 | 2080.50 | 350.00 | 106.40 |
2 | 氫氧化鈉+PAC 氫氧化鈉+PFS |
8.00 8.20 |
573.66 566.20 |
70.00 75.00 20.30 |
21.80 20.30 |
3 | 氫氧化鈉+PAC 氫氧化鈉+PFS |
9.50 9.30 |
557.20 554.60 |
65.00 60.00 |
20.40 18.80 |
2.3反應pH對比試驗
廢水不投加pH調(diào)節(jié)劑,維持原水pH為5.5時,分別單獨投加200mg/L的PAC、PFS及3mg/L的PAM進行混凝沉淀試驗,試驗采取平行對比三次均值法。試驗結(jié)果顯示,不調(diào)節(jié)pH維持原水pH為5.5條件下,分別投加PAC、PFS,兩者均無明顯表觀反應,無沉淀物產(chǎn)生,水樣渾濁(見圖3),經(jīng)取樣分析測定,兩者對廢水中的污染物CODCr、LAS、色度均無明顯去除作用效果。
3小結(jié)
(1)對于日用化工品生產(chǎn)企業(yè)排放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LAS廢水,采用化學混凝沉淀工藝是一種高效、便捷的處理方法。
(2)廢水在酸性(pH小于5.5)條件下,分別投加PAC、PFS進行混凝沉淀反應時,兩者均無明顯反應無沉淀物產(chǎn)生,其對廢水中的污雜物CODCr、LAS、色度均無明顯去除效果。
(3)廢水分別單獨投加CaO、NaOH進行調(diào)pH混凝沉淀時,反應過程劇烈并產(chǎn)生大量沉淀物,且對污染物去除效率高。投加CaO時,廢水CODCr、LAS、色度的去除率分別為74%~78%、83%~87%、86%~89%;投加NaOH時,廢水CODCr、LAS、色度的去除率分別為70%~73%、76%~80%、77%~80%。投加CaO比投加NaOH,對廢水CODCr、LAS、色度的去除率分別提高約5%。
(4)廢水采用NaOH調(diào)節(jié)pH至8.0~9.5,再分別投加PAC、PFS進行混凝沉淀,兩者對廢水中三種污染物的去除率提升不明顯,分別約提高2%~3%,但相對于PAC,PFS對廢水中三種污染物的去除率要高1%。
(5)對于含高濃度陰離子表面活性劑LAS廢水,采用化學混凝沉淀處理時,其反應pH對廢水中CODCr、LAS、色度的去除較為關鍵,pH控制在8.5~9.5時為較佳反應pH。同時試驗結(jié)果也可得出,投加CaO比NaOH處理效果更好,去除率更高,在工程應用中CaO的來源廣且價格低,非常適合此類廢水處理。對于CaO投加用量,可將上述反應的pH作為CaO乳液的自動精準投加控制參數(shù)。
源潤產(chǎn)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雙極膜電滲析法連續(xù)制備聚合硫酸鐵是一條綠色、高效的工藝路線
- 優(yōu)化聚合硫酸鐵的合成條件的正交實驗方法
- 聚合硫酸鐵市場潛力無限
- 聚合硫酸鐵對鋼鐵酸洗廢液的污水處理效果的影響
- 聚合氯化鋁和聚合硫酸鐵處理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廢水的研究
- 探討利用聚合硫酸鐵和聚丙烯酰胺對餐飲污水的處理
- 鐵還原菌作用下含鎘聚合硫酸鐵絮體中鐵還原與鎘釋放規(guī)律及其影響因素
- 聚合硫酸鐵對銻污染水源的研究
- 聚合硫酸鐵聯(lián)合處理超高濃度潤滑油污水研究
- 硫鐵礦燒渣制復合聚合硫酸鐵混凝劑及其性能研究